| 您好,歡迎來到重慶城鄉(xiāng)網! |
| 發(fā)布時間: | 2020/11/10 11:50:09 | 人氣: | 165932 |
黃鱔又被叫做鱔魚,是一種常見的水產養(yǎng)殖項目,在我國的養(yǎng)殖面積是非常大的。黃鱔全年的市場需求都比較大,尤其是在春節(jié)前后的時候。因此為了提高養(yǎng)殖效益,很多養(yǎng)殖戶都會選擇在春節(jié)前后上市黃鱔。而這樣的話,黃鱔越冬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。那么黃鱔該怎么越冬呢?下面小編就為大家?guī)砹它S鱔越冬四種方法,一起來看看吧!
1、水中越冬
黃鱔在水溫低于十度的時候,會停止進食,然后開始冬眠。因此為了保證黃鱔的越冬成活率,如果是土池越冬的話。那么要保證池梗北高南低,將北面的池梗建成大約150厘米高,起到擋風作用。在九月的時候,水位保持在40厘米,換水時不改變水位,然后池塘的土層也要保持在50厘米左右,有利于黃鱔筑洞。越冬時,如果水面結冰的話,那么要及時將冰打碎,防止水體缺氧,導致黃鱔死亡。
2、泥中越冬
養(yǎng)殖時當水溫降低至12度的時候,將池水排干凈,保持池底淤泥處于濕潤狀態(tài)。在黃鱔停食進食后,不可隨便攪拌池底的淤泥。然后在泥土上覆蓋一層大約15厘米左右的稻草,草層下要保留適量的空隙。池塘周圍要做好清溝工作,既能夠提高通透性,又能夠起到防寒的作用。泥中越冬的方法,操作起來非常簡單,并且能夠提高黃鱔的成活率。不過投入的成本是比較高的,春季捕撈也比較麻煩,所以適合鱔苗越冬。
3、室內越冬
在水溫降低至10度一下的時候,要及時將換水捕撈,然后清洗干凈,將其放在室內的水泥池中進行養(yǎng)殖。水池的數(shù)量根據養(yǎng)殖數(shù)量控制,一般一個水池的面積保持在4-6平方米左右。水位不可超出50cm,要保證水質。前三天每天都要換一次水,然后每隔4天左右換水一次,在換水的時候,都要將黃鱔的排泄物清出。適溫保持在3-4度。室內越冬黃鱔的成活率較高,可以隨時捕撈上市,不過管理起來是比較麻煩的。
4、大棚越冬
當池水溫度低于15度的時候,將黃鱔轉入到大棚中進行越冬工作。大棚內的池水水位保持在60厘米左右。然后在池水中放入適量的水花生,水溫在12度以上的時候,要適當飼喂一些飼料,一直到黃鱔停食,做好水質的調節(jié)工作,避免水質過差,影響黃鱔的生長。棚內的溫度保持在3-7度左右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黃鱔有浮頭現(xiàn)象的話,要及時增氧。
| 還沒有對此評論! 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